期刊简介
卫生管理刊物。旨在指导中医药各级管理工作,交流经验,沟通信息。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华中医药学会
出版部门: 《中医药管理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920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070/R
邮发代号: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580.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中医药管理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9203
- 国内刊号:11-3070/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阳痿病辨证分型与治疗
阳痿分为:命门火衰、心脾受损、恐惧伤肾、湿热下注、肝肾虚火、抑郁伤肝等型.现代医学分器质性阳痿,功能性阳痿,药物性阳痿,在临床上要具体进行辨证分析,简介如下......
作者:付玉兰;黎明;张敏;邢雪林 刊期: 2006- 06
-
中药贴脐配浴足治疗原发性痛经60例
1临床资料本组共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年龄13~31岁,平均20.9岁;病程3个月~9年,平均4.3年;已婚12例,未婚48例.对照组40例,年龄14~29岁,平均21.3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4年;已婚10例,未婚30例.两组一般资料基本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赵纯 刊期: 2006- 06
-
填髓丹对亚急性衰老模型抗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
填髓丹是由鹿角胶、龟板胶、枸杞子、人参四味药配伍而成,具有填补精髓、益气壮阳之功效.临床上用于阴阳两虚,任、督精血不足,导致的全身瘦弱,遗精阳痿,两目昏花,腰膝酸软.在应用中发现对老年人体虚及早衰症有较好疗效.本方短小精悍,作用明显.为了开发本方,对其药效学进行了研究.兹将填髓丹对亚急性衰老模型抗衰老作用报道如下.......
作者:贾成军;杨宁辉;屈涛 刊期: 2006- 06
-
中药学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
中药学属于中医药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传统的中药学授课存在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重课内轻课外、重一般轻个别的现象,影响了中医药学后续教学工作.为此,中药学教师纷纷阐述在中药学教学实践中的成功经验.笔者将近十年相关论述予以整理和归纳,以方便同仁参考.......
作者:姜醒;苑光军;李明杰 刊期: 2006- 06
-
注意加强对青年教师参加成人教学的管理
目前有许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参加成人的教学工作,对青年教师来说无疑是一次锻炼的机会,但是根据成人的教学特点,任课教师有时不需要坐班,教师在不坐班的条件下,如不能把时间有效地运用到教学工作上来,势必会影响教学质量.几年来,我们对此十分重视并加强管理,充分有效地运用教师不坐班的条件,研究教学方法,提高了专业知识的技能和教学质量及外语水平,并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作者:李海权;姜欣;陈文娜 刊期: 2006- 06
-
提高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几点构想
中医学是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科学,临床实践教学是中医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临床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是培养21世纪高素质中医药人才的基本要求.中医专业本科生临床实习的目的是以其所学的理论验证于临床实践,临床带教就是在实践中对学生进行知识组装和综合训练,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
作者:朱鸿秋 刊期: 2006- 06
-
信息技术与中医学术思想传承
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是中医学的宝贵财富.要发扬中医药特色和优势,首先就要做好继承工作.......
作者:王勇;李宇航;任廷革 刊期: 2006- 06
-
我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新问题及对策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在其推进的过程中出现了某些新的特点和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改革中的新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借鉴外国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成功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寻求适应我国国情的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对策.......
作者:季忠诚 刊期: 2006- 06
-
对突发事件中的医疗救助应对机制的思考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突发事件也随之增加,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突发的事件往往会打乱医疗单位的原有秩序,并带来一些经济上的负担.因此,建立良好的救助秩序与应对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朱胜进;李崇岩 刊期: 2006- 06
-
《内经》的取象思维方式及其对后世医学认知方法的影响
总结了秦汉以前医疗经验,汲取和融会了古代哲学唯物辩证法及自然科学成就.的取象思维方式对产生了重要影响,主要表现为:①以取象思维方式为指导,形成其独特建构方式;②取象思维方式贯穿于以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中医理论论证过程之中.对取象思维方式进行研究,有助于从更深层次上认识中医理论的形成过程,为中医现代化研究提供方法论的启示.......
作者:王进明;于春海;李延梅 刊期: 2006- 06
动态资讯
- 1 依托中医特色发展医学科技开创医学发展新局面
- 2 责任制护理小组管理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 3 中药饮片小包装发展的影响因素
- 4 我国发展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技术的探讨
- 5 临床路径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 6 消化内科重症患者无陪护病房的管理体会
- 7 北京中医药大学2013届英语(医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 8 医院风险管理的探讨
- 9 住院药房针剂调配差错常见原因分析与防范
- 10 应用营养学教育亟待加强
- 11 危机防范机制在监护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12 社会实践对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作用的调查与分析
- 13 完善流程管理对妇产科医疗缺陷发生率的影响
- 14 PACS联合PDCA在放射科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 15 影响中药房不良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与管理对策
- 16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肺炎临床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措施
- 17 中医药在社区医疗服务中的作用与展望
- 18 践行工学结合创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 19 我国加入WTO后中医药学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20 《教你学好用活仲景方》网络课程的应用设计与研究